云南文旅业内人士为半山酒店建言献策
云南网讯(记者 王欢)5月14日,由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、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主办的“云旅四季网络沙龙”邀请多位业内人士就半山酒店的发展路径各抒己见。半山酒店作为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的重点项目,是最近我省文旅行业探讨的热词。当天的网络沙龙上,业内人士针对半山酒店的特点和新要求、建设和运营、升级方向、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建言献策。围绕“度假住宿产品创新与半山酒店开发”这一话题,“云旅四季网络沙龙”将持续讨论3期。
“云旅四季网络沙龙”截图
当天的沙龙由云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秦岩主持。云南省旅游饭店行业协会会长赵国雄表示,协会将发挥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,对半山酒店建设给予支持。同时,通过大理、丽江民宿发展的经验和做法汇总相关参考建议,避免投资者走弯路。他分析,云南酒店市场总的来说是供大于求,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,很多酒店在房价上不同程度降低,要防止“价格战”形成“多米诺骨牌效应”。因此,建议半山酒店的推进在盈利模式明晰起来的基础上进行。另外,消防和安全防控要求比一般酒店高,在相关投入上不容忽视。
西藏松赞文旅集团首席执行官知诗七林说,根据松赞文旅集团建设运营半山酒店20余年的经验,田园、村寨、建筑一定是相融相生的,要“让建筑从地上长出来”。比如,开窗见梅里雪山,开门进松赞林寺,闲暇时可进村入户……单从他对松赞系列酒店的介绍中,听众仿佛已能感受到鸟鸣花香的半山酒店特有氛围。知诗七林总结,半山酒店的持久发展要充分依靠村庄,把酒店交给村庄的人,世世代代地运营下去。“给他们提供一个家门口的就业岗位,从此不必远离家乡。”
康藤旅游联合创始人兼CEO唐素君认为,半山酒店的发展要以可持续为目标。简单来说,就是要保护性地开发,目的地居民应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。以康藤旗下的帐篷营地为例,从选址到运营,经历了长期的过程。帐篷帆布的厚度、特点等都根据当地的气候做定制,也是可拆卸的,极具环保性。在远离城镇的地方,需要将酒店建设成一个可以在田埂上吃过桥米线的小型旅游目的地。“限制规模,包括限制房间的数量、游客的活动区域等,以免对环境入侵,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。” 唐素君说。
云南日光山谷营地管理公司董事长、眷然野奢帐篷酒店创始人王振认为,半山酒店是一种旅游的新业态,是结合高品质度假、户外旅行、文化体验和主题营地的综合性旅游产品。根据主题,它可以与茶园、梯田、雨林、鲜花结合,也可以与温泉、峡谷、雪山、草地相融。王振建议,半山酒店需要具备六大要素:自然环境、外观设计、房间设施、服务、饮食、活动,其中自然环境是半山酒店的灵魂。他说,“在酒店吃什么,在什么地方吃”会是半山酒店与传统酒店区别的一大亮点。美食与自然生态的融合,会带给客人极大地叠加满足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