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商贸市场,复工后如何重揽客流?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
经历了一季度疫情的重创,郑州商贸市场由全面复工复产,开始转向“复商兴市”、“提振消费”。
呼唤客流回归,如何“兴市”,成为当下打赢复工新战役的主题。
这其中,有政府层面通过发放消费券提振消费的身影,有商户上马直播带货来积极自救的群像,有房东减免租金声援租客的努力……他们一起唱响了郑州专业市场“复商兴市”的奏鸣曲。
商贸市场一季度生存现实:客流锐减、举步维艰因为新冠疫情“黑天鹅”影响,商贸经济从业者今年春天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。
全民皆宅,曾一度导致消费不振,餐厅关门、商铺落锁、物流断行、市场封闭、工厂停工、库存积压……生意人在开门与关门之间焦灼摇摆。
汽配行业如履薄冰。有数据显示,2020年一季度有近1.1万家汽服门店寻求转让,诸多制造型汽配商面临开工不足违约的风险,更面临开工后订单不足导致企业无法周转,进而资金链断裂的风险。
服装行业亦是艰难前行。中纺联流通分会数据显示,大部分地区服装市场出现两个多月的经营停摆,市场营业额下滑。1-3月重点监测的45家纺织服装专业市场总成交额1691.92亿元,同比下降39.64%,其中中部地区专业市场成交额更是同比下降59.56%
茶业同样不容乐观。3月份茶叶市场纷纷闭市,客户不能(敢)上门,彼时春茶产地源头也面临着用工难、成本增加的问题。商户当时忧心忡忡,如果春茶季耽误,今年至少损失三分之一的营收。
营业额减少,库存高企,资金几乎陷入断裂危机,这是今年第一季度复工复产后小微企业、个体户面临的共性困难。
郑州专业市场由复工复产转向“复商兴市”从4月、5月开始,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,郑州商贸市场开始由全面复工复产转入推动复商兴市的新阶段。
当下的郑州商贸市场已全面复工复产。拿闻名全国的服装市场举例,早在5月中旬,银基广场、锦荣商贸城等人流量已恢复三分之二,且疫情后期恢复速度较快,第一季度销售额虽同比去年下滑约20%左右,但4月份以来部分商户销售额反而同比增加。
当下的郑州商贸市场,从业者正在开展一场自救。不少企业及批发商主动转型、积极作为,用直播带货的方式将危机转化为商机,把忧心转变为信心,市场和商户正在满血复活的道路上。
一音响设备批发商,开直播俩月,涨粉近3万,每月零售额30万+,远远高于之前的批发销售额。
酒店用品批发商,连续开通短视频30天,粉丝量超过了1000,但几乎100%都是酒店用户,一旦能达成4个意向客户成交,就能达到年销售500万元的目标。
女装批发商,开通短视频不到一年,粉丝量只有60多万,刚刚在杭州结束的一场5小时直播,带货869万元。
数据显示,仅今年3月至5月,河南新增淘宝主播数同比增长924%,增长比例位列全国第三,从服装百货到家用电器,从胡辣汤到铁棍山药,河南各个产业搭上直播快车。
刺激购买、提振消费已成为当下助力商家复工复产的关键。河南省的抗疫战也已经由全面复工复产逐渐转向推动消费复苏。
具体到郑州商贸市场领域,正在由“复市”转变为“兴市”,由之前的消费中断转变为刺激消费。
“复商兴市”、“刺激消费”,成为当下郑州商贸市场复工战役的新主题。
发放消费券、直播带货,打响复工新战役郑州以“商”闻名,服装、建材、食品等市场享誉全国。繁荣的批发市场为郑州带来了人流、物流、资金流,为郑州商贸业的繁荣发展和全国商贸城的建设奠定了基础。
2019年,郑州市批发零售行业市场主体达到117.8万家,占比55.08%,是郑州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,创造了大量的劳动就业岗位。
郑州商贸市场复兴指数,直接关联左右郑州经济复苏程度。
如何复商兴市?
围绕扩大内需、释放消费潜力,需要刺激点来拉动消费,消费券就是很好的形式。郑州首期消费券杠杆比例达到1∶14.1,拉动比稳居全国前列。郑州市发放的消费券已经做出了先例,对推动郑州经济复苏发挥了引领和撬动作用,起到四两拨千斤的市场拉动效果。
围绕兴市场、促销售,郑州专业市场需要通过新商业模式、技术重返昔日高峰,直播带货已成为有力推动器。
郑州本地女装大佬“逸阳”、“娅丽达”直播等电商板块较同期营业额上涨30%,营业额逆势上扬;茶叶市场免费开直播课程,引导商户开辟线上销售渠道;郑州南四环一食品商户,通过直播带货带来的惊人销售额一跃成为市场头部商户。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五一假期电商直播场次和直播商品数量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4.7倍。
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。复商兴市、扩大内需的市场保卫战,亟待各方出谋划策,互帮互助。